
格物——显相繁生 (群展)
简述
展讯
格物——显相繁生简介文 孙秀庭
在美院教课的时候,我曾尝试把学生们的画按风格分类。起初,我发现有的学生靠色彩感觉画画;另一类则与之对立:他们注重素描构成。在自由创作中,又发现有一种学生是自发地由内向外拓展画面;另一种学生是先找到形式框架,再往里添加个人化内容。
表面上看,他们大都在“无形式绘画”上多元地搭建一个又一个私人堡垒,但到最后还是呈现出两种的发展模式:一极是原发性、儿童性、阴柔隐喻的;另一极是综合的、折衷的、硬性张扬的。
徐晓波、李均、夏俭宁、柳巍巍、高通已经是人格独立的成熟画家了。做为艺术实践者,他们从来都是靠直觉操纵着手中画笔,他们是遵从着某种艺术信念的持久坚守者。
我要说的是,他们今天的画面和他们学生时期的画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就是说有一条真实的、今天的线索连着昨天、去年和学生时代。这说明他们的创造活动并没有因为大学教育而出现一条横在习作与创作之间的鸿沟,这是其一。其二:他们作画的真实性线索并没有因为进入社会而与外部情势过度挂靠。这无意中给予从事艺术教育的人们提供了某些启示。我也成了这些艺术家艺术活动的持久守望者。
在他们身上,我依然看到至今都未曾全部明确的问题,比如:他们的作画动机和精神源泉从何而来?我曾设想他们是遵从潜意识的纯行动派画家,又想到他们那种寻找形式、结构、空间的可能性。
我一直认为艺术的多元性不是终极现象,它从属于更大的两极性制约。这个两极的概念也许体现着无法逾越的矛盾,它甚至超出“艺术”和“后艺术”这种命题。
我们正因为如此而需要寻找和探究。在艺术真相的寻求中人们发现:只有持久的坚持率真本性的艺术家能提供给艺术史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画家应该反馈着整个美术史。他应该靠着个性反映着整体。他应走在艺术守望者视野的正前方……
作品 (1)

刺盖鱼(系列:无系列作品)
绘画, 1800x2300mm
艺术家: 李均
其他 (1)
个展 │ 群展 │ 国际展 │ 博览会 │ 拍卖会
'19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更早
共21,261个群展
早于2011年共有15,851个展览
2012 (1)
![]() | 问题现场——空谷艺术空间群展 06.09 - 09.09 |
---|
2011 (3)
![]() | 村上隆、草间弥生作品联展 03.22 - 05.10 |
---|---|
![]() | 他们还是我们? 03.10 - 04.30 |
![]() | 记忆_身份 03.05 - 04.16 |
2010 (1,339)
2009 (1,881)
2008 (2,382)
![]() | “介入”项目谢幕新闻发布会 12.31 - 12.31 |
---|---|
![]() | 中邦美术馆开馆暨当代名家艺术邀请展 12.31 - 01.31 |
![]() | “走南创北”2009新年当代艺术展 12.31 - 01.08 |
![]() | 未实现的方案 12.30 - 12.30 |
![]() | “浑厚华滋”王学辉、王金石山水画展 12.30 - 01.13 |
![]() | “对应——2008南京-成都当代艺术展” 12.28 - 01.20 |
![]() | 出境——广深港澳当代艺术展 12.28 - 02.28 |
![]() | 领秀——首届南方油画名家优秀创作展 12.28 - 01.16 |
![]() | 《多伦5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 12.28 - 02.08 |
![]() | 吴哥印象——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 12.27 - 01.02 |
![]() | “独白:艺术的重建”艺术展 12.27 - 02.21 |
![]() | “8号地——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优秀作品展 12.27 - 01.24 |
![]() | 一个北京的冬天:中法新锐艺术家联展 12.27 - 01.12 |
![]() |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 12.27 - 01.03 |
![]() | CO 2008 12.27 - 02.15 |
![]() | “痣同道合”女性研究生画展 12.27 - 01.17 |
![]() | 素歌——何多苓、庞茂琨、钟飙、李昌龙素描作品展 12.27 - 02.24 |
![]() | 介入墙 12.26 - 12.26 |
![]() |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 12.26 - 01.02 |
![]() | 山高水长,今古同趣——师生八人书画作品展 12.25 - 01.03 |
![]() | “1+1=11”11人迎新油画作品展 12.25 - 01.01 |
![]() | 范特西新锐艺术大展 12.24 - 01.08 |
![]() |